
最近在看《毛澤東》電視劇,也順帶的看了下毛澤東選集里的部分內容。毛主席為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找到了出路,并且提出一系列我們將會獲得成功分析,《湖南農民運動的考察報告》《中國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論持久戰》等,對當時的情況分析的如此透徹,并指出我們通過農村包圍城市將是我們奪取全國政權的必須之路。
而今,在互聯網+的大趨勢下,我們大學畢業的年青人從事農家樂旅游為什么能夠存在。
幾年前,在互聯網還未成為主流的時候,我們要進入旅游行業就得從基本的導游開始做起,如果是在景點或者大型農莊里工作,我們要進入這個行業要不是從事服務人員,那就是天天跑旅行社的業務人員。因為終端客人的資源基本上是被旅行社掌控,旅行社就是我們的衣食父母。
而對于一些小的農莊,老板就是業務員,也不需要請人,只要安排一些普通的工作人員做下簡單的服務即可,而我們要在這個行業里立足就必須要在旅行社工作才行,而在那里,更多的是從導游領隊開始。
現在,在互聯網興起的時代里,很多大的景點大型農莊都有了自己的市場部,也都成立有營銷部針對于終端客戶市場,在互聯網里,讓我們跟終端客人對接成了可能,而要打造這么一個平臺,正是需要我們80-90后對網絡方面比較懂的年青人才能夠操作完成。一個公司,如果一個人能夠做的事決不可能再請一個人做,利用互聯網來接單,談業務,讓我們這一批年青人在旅游行業里立足成了可能。
那么存在一個問題,一些大的互聯網平臺,譬如去哪兒,攜程等他們財大氣粗,會不會擠壓我們的空間,以至于讓我們還沒有開始就已經走向下坡路了呢?每個行業里的競爭都是非常激烈的,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因為旅游行業不是單純的賣產品,更主要的是附加服務,所以也只有抓住服務的根本,才能夠讓我們繼續在行業里發展并且壯大。如果只是單純的賣產品,比不過大財團的優勢,還真是有那種被邊緣化,甚至是淘汰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