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如何組織親子游活動親子游戲組織帶給我們的思考
關于親子出行及教育的思考
松湖生態園在4月19日迎來兩批親子團隊一批是東莞大朗巷頭小學四(3)班的親子活動,另外一批是深圳育才小學的親子活動來東莞農家樂游玩。從事旅游行業的人都知道親子活動是最難帶的,因為小朋友的個性不一,接受能力也不一,老師及各位家長要求也不一樣。從列隊開始就遇到很多的問題,我就先從幾種親子團來進行分析。
第一種,學校老師組織由班級為單位家長沒有參與,這是最好帶領的一種親子團,因為有老師在,一個是老師經常跟學生的相處,包括老師說話的分量,可以讓我們隊列能夠迅速整齊,活動過程中因為大部分的學生都怕老師,所以只有極個別的孩子調皮會減輕我們深圳農家樂組織活動的阻力。而對于組織活動,年齡稍大的可以進行,年齡稍小的不應該以組織活動的方式進行,而應該以娛樂為主,因為他們聽不懂什么游戲規則,只要能玩,能動就會感覺很開心。
第二種,家委會組織,學生也是以班為單位參與,沒有老師在。這種親子團好不好帶主要取決于家長的職能,看沒有一起參與,如果沒有家長協助,將是非常難帶,在一個陌生的領隊或者導游面前,小朋友是根本不會買賬的,你隊例分組的時候,他們會發出很多的不同的聲音,為什么要這樣安排,我要這樣安排,你在組織活動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同樣的問題,有的小朋友想玩這,也有的小朋友想玩那,如果此次出行是以組織活動為主,而小朋友接收到的信息是游玩或者旅游,會鬧得大家頭非常大。當然也有一種是非常好帶的,那就是玩,就是把小朋友玩開心了,不一定要組織什么活動,追一追跑一跑,猜一個成語,算一個算術,說一個笑話都會讓大家玩的很高興,對于這第二種團的了解方式,一定要跟家長們提前溝通,如果是要以組織活動為主,那就要家長齊參與,跟小孩子溝通,我們不只是來玩,而是來做親子教育來的。
第三種,班級/家長組織,老師家長一起參與。如果這種團沒有溝通到位也是非常難帶,老師會有老師的方式跟意見,而家長也會有他們的一些想法,把我們的操作及需要協助跟他們溝通,這樣才能夠保障活動順利進行。
另外在親子活動組織方面,我們應該更多的向我們的老師學習,跟他們溝通,同時也要不斷的提升我們的組織協調能力。
我們組織一個活動就是希望能夠達到一定的效果,而這種效果若是開心娛樂,打開心扉,或是從中學到什么,學海無涯,我們都應該從日常生活工作中汲取到對我們自己有幫助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