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國家地質公園交通及服務配套設施不足等問題或將得到改善,記者在節后開工首日召開的大鵬新區2014年重點工作會議上獲悉,南澳辦事處已領到新區頒發的“一號”政令書,將啟動國家地質公園區域,東山、新大社區綜合整治工作。
公園周邊配套不足管理先行
據了解,深圳國家地質公園自去年12月26日開園以來吸引了大量游客,但公園公交線路少、停車難等問題也招來游客一片吐槽之聲。“公園剛開放那個周 末,游客竟高達近萬人次,但公園旁邊的新大社區停車場,最多只能容納800輛車,開通的從大鵬至地質公園的專線公交中巴M423,每趟需50分鐘,遠遠滿 足不了游客公交出行的需求。”南澳辦事處黨工委書記姜紅在接受采訪時坦承,地質公園確實存在停車難、公交線路及班次少、商業服務配套不足等問題,“春節這 幾天,每天有幾千輛車來,辦事處只好協調交警等部門,加大人力在停車場、公園周邊進行交通疏導。”
據悉,地質公園里沒有任何商業服務配套設施,數千游客來了連喝水、上洗手間都成了問題。對此,姜紅表示,“辦事處堅持管理先行原則,將在停車場設置多 個移動公廁,并借助新大社區逐步完善臨時配套商業服務設施,同時加強管理,公園周邊絕不允許出現一單‘亂擺亂賣亂搭建’”。
將爭取投放公共自行車
而對于公園周邊停車難、公交線路及班次少等問題,據了解,辦事處正在市、新區相關部門的支持下,爭取實現停車場的擴容、增加M423公交車班次,力爭 有效緩解公園目前的交通困境。“新區也考慮節假日在新東路口的新大交通集散中心安排接駁巴士,游客可將車輛集中停放在該集散中心,然后乘坐接駁巴士前往公 園;同時爭取在新大集散中心和公園停車場投放一定數量的公共自行車。”姜紅表示。
記者在采訪中獲悉,地質公園將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地質公園。姜紅認為,近年來南澳旅游業因基礎設施跟不上,出現了楊梅坑、東西涌等景點承載力 遠遠無法滿足游客需求,造成交通擁堵等問題。“只有從根本上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讓地質公園、楊梅坑一帶真正實現A級景區管理,才是解決問題、提升旅游 服務水平的長效機制。”
□相關鏈接
大鵬開工首日頒發“一號”政令書
晶報訊(記者 陳碧霞)2月7日是春節后開工第一天,大鵬新區在第一時間連開了兩個有成效的短會。先是發布新區“一號文件”,向各單位頒發了25 份 “一號重點工作”政令書,緊接著召開新區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動員部署大會。新區新年務實、高效作風獲得與會者的點贊。
其中,備受關注政令書包括葵涌辦事處的“完成國際生物谷壩光核心啟動區征地拆遷任務”,大鵬辦事處的“完成環龍岐灣濱海國際旅游度假景區較場尾綜合整 治項目一期工程”,和南澳辦事處的“完成環國家地質公園區域的綜合整治”。據悉,新區還將把完成一號重點工作的情況作為各單位績效考核和領導班子工作實績 評定的重要內容,并與開展群眾路線教育活動成果聯系起來。
讀者點評:如果能夠開通一條免費自行車直接從新大路口至地質博物館的項目,那么,我想會有很多的旅客會考慮直接把車停放在社會停車場,如果沒有自行車進入,我想再多的公交車通往也不能夠解決車位不夠的問題,再大的新大社會停車場也沒人愿意停放一輛車